你以为好的家庭教育是不打不骂,孩子却越来越自卑了......
见我诧异,孩子又说:“爸爸妈妈下了班拿着手机玩,可我想玩游戏时,爸爸妈妈说要保护好眼睛。
他们还说大人和小孩子是不一样的。”
我一时不知该怎如何应答。
其实生活中我们总能听见有些父母将
“你是小孩,跟大人能一样吗?”这样的话常挂在嘴边。
那是因为这样的父母,把孩子当成了“心理低龄化”的人。
他们简单粗暴的给孩子贴了各种标签。
如:
小孩子有什么好累的,难道比我们上班还要辛苦吗?你一个小孩子喊腰疼,小孩子哪有腰?
你就不要添乱了,我看你是在帮倒忙。
女孩子吃饭就是磨蹭。
小孩子没事就爱哭哭啼啼。
心理咨询师徐曼曼说:
不打不骂却认为“孩子的事不是事的”的育儿习惯其实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
这种表面看似没什么大问题的育儿方式本质上缺乏了对孩子的共情,也缺乏了对孩子的“好奇心”。
而对孩子缺乏“好奇心”在育儿方面会产生糟糕的结果。
01父母缺乏“好奇心”,亲子关系矛盾升级
大年三十去表妹家时看到表妹五岁的儿子乐乐正独自生闷气。
准备年夜饭的表妹也顾不上儿子随口哄着:“乐乐乖啊,明天妈妈带你去买玩具。”
爸爸也跟着说:“儿子,要懂事啊,看今天家里来了这么多客人,可不能耍小脾气哟。”
看见爸爸妈妈没有一个人肯过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生气时,乐乐委屈的抹起了眼泪。
表妹没事人一般对我说:“不要管他了,小孩子能有啥事,一会就好了。”
看着不肯上桌吃饭的乐乐,我蹲下身来问:
“乐乐,给姨妈说说,为什么不开心呀?”
乐乐支支吾吾了半天说:“爸爸给我做的小灯笼坏了。
爷爷说,过年要挂红灯笼,怪兽才不会出来吃人。我不想让怪兽吃掉爸爸妈妈。
看着伤心的小家伙,我明白了他的难过来自于对怪兽的恐惧和对爸爸妈妈的爱。
我对乐乐说:“这只灯笼只是被戳了一个小洞,没关系的,我们再找一块红色的纸粘上去就好了。
而且怪兽看见我们一大家人围在一起吃饭会被吓跑的。”
“真的呀!”终于乐乐破涕笑了,高高兴兴的做到了饭桌前。
有心理学家说:
对孩子简单粗暴表面化的理解会阻碍父母探索孩子情绪背后的原因,从而无法真正共情到孩子。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越沟通孩子越有情绪,最后父母的耐心也会丧失殆尽。
情绪也可能会被孩子的情绪点爆,亲自矛盾一触即发在所难免。
为避免亲自矛盾的产生或升级,这就需要我们父母在跟孩子的相处过程中对孩子产生“好奇”的心理。
也就是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看见孩子精神层面的需要。
要不然那些在跟孩子的沟通上花的时间,想的办法,学的技巧都会像是被打在棉花上,软绵绵没效力。
02父母缺乏“好奇心”,孩子变得自卑
记得一次在餐厅吃火锅时看见邻桌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兴奋的要自己烤肉,却几次被妈妈拦住。
妈妈告诉她:“大人烤好了夹给你吃就行了,自己烤的话会被烫到的。”
跟妈妈几番理论后,小女孩扔了筷子赌气的跑开了。
我听见女孩的爸爸在埋怨:“都是被你惯的,吃个饭也捣乱。”
也许小女孩只不过是想吃自己烤的肉,父母却不相信她有这个能力,其实只要注意点,火锅上的小煎锅基本上不存在安全隐患。
也许父母看似关心孩子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对孩子的不信任,以及怕孩子给自己带来麻烦的心理。
可是小姑娘的认知是:
因为我是小孩子就不可以做自想做的事情了吗?
她会觉得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支持。
这种强烈的不被信任而产生的自卑和愤怒让小女孩宁愿饿着肚子也迫切想要离开餐桌。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
个体在儿童时期,由于他们身体弱小,在生活上、生理上都需要成年人的帮助,自卑感会油然而生。
如果大人对孩子不断强调“你还只是一个小孩子”,而忽视了跟孩子的平等沟通和合作,那孩子的这种自卑感就会被放大。
长此以往,这种“不胜任感”会让孩子一次次的怀疑自己。
甚至陷入“我不行、我什么都做不好”的泥潭。
斯坦福教授威廉·戴蒙说:
“父母向孩子传递力量感的一个重要方式,是让孩子清查地知道——你认为他们是有能力的。”
每个孩子都是脆弱的,都需要父母长期的呵护和照顾。
而合作是孩子摆脱呵护和照顾,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
倘若一个孩子没有学会与人合作,他就会越来越悲观,渐渐发展成牢固的自卑情结。
所以,父母作为孩子最亲密的人,不仅要给予孩子呵护和照顾,更要看见孩子的“合作”需要。
03如何培养对孩子的“好奇心”
如果上面提到的小女孩的父母愿意用一颗好奇的心去探索孩子的内在需求。
也许就会发现孩子想自己动手的动机不是想给大人添乱,更不是不愿意好好坐下来吃饭。
这时父母才能避免陷入单一的预设,一同陪孩子去面对新事物的挑战。
那我们做父母的该如何放下头脑中被固化了的预设,培养出对孩子的好奇心呢?
1. 放下评判
在跟孩子的相处过程中,试着放下对孩子的一切预设,收起:
“小孩子就是调皮捣蛋”“小孩子就是爱哭爱闹”
“小孩子根本就做不到”
这样的固执思维,并让这些根深蒂固的念头从头脑中散去。
2. 保持觉察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
我们需要放下头脑,用心灵去感知世界万物。
同样,在面对孩子突然的情绪化,看似奇怪的动作或不经意说出的一句话中。
我们需要用心认真体会孩子的感受,觉察孩子情绪背后的真实原因和需求,而不是只想快速解孩子的情绪。
就像我们只想扑灭熊熊燃烧的大火,而过后不去分析是什么引发了火灾,以后将怎样预防同样火灾的发生。
3. 具体发问
带着觉察,不带评价的对孩子具体发问。
“上次你的电动小汽车摔坏了你也没那么难过,这次灯笼烂了你似乎很难过呢......”
“你想自己烤肉,是不是觉得自己长大了可以做很多事了呀?”
“午觉睡起来你不开心,发生了什么事,你可以告诉我吗?”
只有我们带着这样的好奇和孩子碰撞,对孩子探索、理解、共情才会变得流动且自然。
做父母是一条漫长的路,陪伴孩子成长就像在跑马拉松。
我们需要放下头脑的预设,一次次带着关注、带着“好奇”,用心去体会这次马拉松。
我们就一定会从“内耗式育儿”渐渐成长为“好奇式育儿”。
拓展阅读
热门文章
- 北京市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育专业考试将于4月9日在首都体育学院举行
2022-03-28 18:02 - 你以为好的家庭教育是不打不骂,孩子却越来越自卑了......
2022-04-06 12:01 - 潮汕女孩抗癌考研被广州大学录取
2022-04-13 12:05 - 怀进鹏: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持续筑牢教育系统疫情防线
2022-04-13 12:02 - 八大资质改革!明确对人员/证书/职称要求,这些企业应重新申请二级资质!
2022-04-06 10:02 - 4月将至,你们那里增发的绩效考核奖尘埃落定了吗?
2022-03-28 12:0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