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场“漂绿”现象突出 价格机制如何奏效
来源:北京商报
零碳转型成为国际共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初见成效,金融“五篇大文章”中,绿色金融也占据一席之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10月20日,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闭幕式上,多位业内大咖、专家学者围绕绿色金融发展前景、国际合作推进零碳目标展开讨论。整体来看,目前价格激励机制引导低碳投资分配最为有效,但碳市场、碳价格也会有缺陷,碳市场“漂绿”现象、碳价格波动大、碳配额现货与未来价格衔接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而金融市场有经验和能力能更好地帮助碳市场、碳价格的形成与建设。
需价格激励机制引导
2023年为全球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热年份,打破最暖纪录,较上一个高温纪录年2016年偏高0.14℃。高温预警背后折射出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正日趋严峻。
而在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的背景下,对于气候问题的关注、低碳的发展变得更为复杂。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表示,近两年在全球地缘冲突的情况下,气候变化的优先级发生了变化,因此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在应对气候变化这么多年以来,有各种各样的努力,但是最后看下来还是价格激励机制最为有效。”周小川指出,通过目标函数的加权和有效的价格机制配置资源能够更好地达成目标,如果能让碳市场和碳价格更好发挥作用,不管气候变化是不是最优先目标,仍旧能实现低碳排放的目标。
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据此前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7月和2024年1月,我国先后启动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共同构成了全国碳市场体系。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8月末,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4.76亿吨、成交额达279亿元,碳价在每吨90元左右波动,总体处于合理水平。
“中国对于发展上海碳配额市场和CCER、自愿碳市场的重要性给予强调,但还不够,需要进一步重视,才能体会到好的价格机制可以协调多种不同的优先级目标的作用。”周小川说。
解决“漂绿”根本在于计量
经过前期的发展和建设,碳市场、碳价格的形成与建立在全球已达成初步共识,碳市场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碳市场的交易规则和制度不断完善。不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碳市场“漂绿”现象仍不容忽视。
“漂绿”是一种虚假的环保行为,已成为碳市场建设的阻碍。周小川表示,要解决“漂绿”问题根本在于加强对真正减排效果的实际度量、确认和核算。目前碳市场覆盖面小、大量免费配额造成碳价格波动较大,同时还需要碳配额现货与未来价格衔接,以应对不确定性。
“未来有很多不确定性,如果在二氧化碳减排或者其他温室气体减排方面努力不够,未来碳价格会逐渐越来越高,距离实现净零排放的任务量就越大。但也可能随着未来某些科学技术成熟,碳价格往下走,为应对不确定性,必须要有现货和远期期货结合的碳市场。”周小川补充道。
此外,目前碳排放总量尚处于模糊地带。周小川指出,碳排放量的减少数量和总目标数值尚未确定,各国的计量标准也不一,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避免‘漂绿’,最核心、最根本的原则是诚信”,在博枫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英格兰银行前行长马克·卡尼看来,碳市场的监管需要数据基础设施能够记录,也需要未来的远期价格进行调节帮助判断和平衡,还需要达成一个全球标准,共同建立并参与碳市场减少“漂绿”行为。
金融市场助力碳市场建设
毋庸置疑,当前碳市场的建设、碳价格的形成尚处于早期,仍需要不断完善,而金融市场则是重要力量。
“海平面和气温的上升成为最具影响力的问题之一,但很多国家都无法获得资金支持气候转型发展。”渣打集团行政总裁温拓思表示,发展中国家需要100万亿的资金来支持净零排放的目标,这部分资金很难通过传统的方式获得,只能通过私营部门和公共部门的共同参与才能获得充分的供资,这就需要资本市场的加入。
瑞士国家银行前行长、贝莱德集团副主席菲利普·希尔德布兰德也表示,资本市场能够推动和加速资金流向能源领域,这背后需要政策推动、消费者偏好和生产商驱动。
金融市场在助推碳市场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周小川认为,金融市场已经有相当多的经验能够处理价格形成、风险管理、诚信问题,而这些能力能更好地帮助碳市场和价格形成的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表示,金融科技能够赋能绿色发展,开发基于大数据的风控系统,通过深入挖掘用户数据、引入外部公共数据,全面判断用户信用情况,剔除“假绿”“染绿”“漂绿”项目,让绿色金融活动可计量、可验证,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同时,互联网平台商业模式可提升全社会的绿色金融发展参与度,通过网络平台,产生内生的间接网络效应和关联定价效应借以降低业务成本,降低信贷经营成本,提高金融机构经营可持续性。
北京商报记者 李海颜
拓展阅读
热门文章
-
九泰聚鑫混合九泰久慧混合增聘基金经理刘翰飞
2024-02-01 02:30 - 特斯拉跌幅扩大至10% Q4业绩不及预期
2024-01-26 02:26 - 知名女星AI“不雅照”疯传,白宫震惊!
2024-01-29 02:01 - 鹏博士数智云入选2024中国财经TMT“领秀榜”
2024-01-25 02:31 - 华远地产预计2023年净亏损12.5亿元到16.5亿元
2024-01-29 02:26 -
大全能源被供应商起诉要求赔偿近20亿元 股价跌7.19%
2024-01-25 02:28
推荐阅读